拥军网

 

 

搜索
拥军网 首页 拥军之窗 国防教育 查看内容

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收藏 分享 2011-7-24 09:58| 发布者: 洛城飘雪| 查看数: 960| 评论数: 0

摘要: 李强,三军仪仗队历史上最年轻的执行队长。

 7月20日下午,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军乐雄壮,队伍严整。

    三军仪仗队整齐列队,迎接来华访问的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李强正步走到比亚总统面前,立定,行军刀礼,洪亮的声音响彻大厅:“总统阁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

    这是李强执行的第1268次仪仗司礼任务,与往常一样精彩圆满、无可挑剔。

    入伍15年来,李强牢记“献身仪仗、为国争光”的铮铮誓言,在祖国的礼仪台上,向世界展示东方大国的文明与气质,传递和平与友谊,赢得五洲宾朋广泛赞誉。

    军姿威武,苦练锻造一流素质

    如果说三军仪仗队是国家的门面,那么执行队长就是国家的脸面。

    他是向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检阅三军仪仗队时,上前报告、伴随检阅的指挥官。在仪仗队里,只有出类拔萃者才能担此重任。

    李强22岁时,便成为三军仪仗队历史上最年轻的执行队长。光环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艰苦付出。

    他来自富裕家庭,入伍前不知“苦”的滋味。来到仪仗队,他与战友们一道经历了非常严格的训练。“头型不正别针子、腰不当家背棍子、脚腕无力踢石子……”在仪仗队,人人皆知这个“十‘子’歌”。其中的每一个“子”,李强都品尝过。

    为了保持军姿威武挺拔,他至今仍像新兵一样,训练时间不减、标准不降。腰别木制T型架,贴着墙根练站立,对着镜子练仪表,练上3个小时才小憩一阵。

    踢正步,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他日复一日训练,所踢正步米数相当于5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磨坏了127双军靴。

    据仪仗队员们介绍,李强队长的口令在军乐、礼炮声中,能让广场上200米内的每个人都清楚听到,这个本领可非一日之功。他掌握头腔共鸣、腹腔运气的发声技巧后,坚持置身模拟飞机轰鸣声、火车行驶声、下雨哗哗声等环境,反复练习口令;下雪天,有意对着碗口大小的雪球喊,直到雪球融化;嗓子喊哑、出血丝,也不间断。一年下来,李强仅润喉片就吃了2000多粒。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须善于传神、精于示意。为了练眼功,李强经常迎着阳光、盯着灯光、瞄着火光练,一瞪就是十几分钟,瞪得双眼流泪。如今,他的双眼,风吹不眨,沙打不迷,虫叮不闭,行注目礼3分钟不眨眼。

    军刀礼是迎宾礼坛上的最高礼节。1.65公斤的指挥刀,李强需要在10秒内连续完成拔刀至刀入鞘7个动作,全凭右手腕力支撑。他经常一练就是3个小时以上,掌心磨出一层层老茧,手被划出一道道口子,一年时间更换被血浸染的白手套达200多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实现了刀与人的完美结合,动作刚劲潇洒。

    许多人亲眼见识后感慨:“李强往那里一站,就让人感到提气,让人为祖国有这样优秀的军人感到骄傲!”

    万无一失,完美展示祖国威仪

    检阅场上的完美,是对祖国忠诚的最好表达。

    李强作为执行队长,每次执行任务要完成48个指挥动作、下达35个指挥口令,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尊严,决不允许半点闪失。令人惊叹的是,他从未出过丝毫差错。

    “李强心细如发,每次执行任务总是精益求精。”大队长刘士胥谈起“爱将”,脸上堆满了笑意,“每次执行任务前,他都会带领队员们仔细把须发指甲修一遍、衣帽鞋袜整一遍、官兵状况问一遍、随行装具查一遍、队列动作走一遍,做到面容洁净无暇、礼服笔挺整洁、军靴光可鉴人、装备齐全规范、官兵精神饱满。”

    去年9月的一次任务,离接受检阅仅剩下5分钟时,李强突然发现海军方队一名队员脸色异常,果断作出换人决定。待任务结束,才得知这名同志患了急性胃炎,强忍疼痛站在队列里。李强心细如发,及时调整,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受阅事故。

    无论来访国家大小、是国家元首还是军队将领、是一次任务还是连续任务,李强都当作第一次来完成,力求完美无缺。

    2006年11月上旬,李强随队执行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仪仗司礼任务。这次任务规格高、次数多、时间紧,3天内要完成46次仪仗司礼任务,数量前所未有。那几天,北京风大天寒,李强和战友们衣着单薄,站在空旷的停机坪上,迎接参加峰会的外国元首。最多的一天,他们迎接了23位外国元首,连续站立17个小时。李强脸冻得通红,双腿站得麻木,腰疼得弯不下,加之长时间喊口令,嗓子红肿发炎,但他咬牙坚持,直到出色完成任务。峰会结束后,外交部专门给仪仗队党委发函给予高度赞扬。

    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李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也成就了他在多个举世瞩目的场合展示当代革命军人轩昂的气质、威武的英姿。

    新中国成立50周年首都国庆阅兵庆典上,他作为三军仪仗队空军护旗手,以“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的惊人标准,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在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上,他配合升旗手准确无误地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亚洲博鳌论坛、上海世博会……他执行仪仗司礼任务时的英武照片,多次见诸外国媒体头版。

    无私奉献,心中始终装着祖国

    “老家有个风俗,不举行仪式,即使领了结婚证,老人也不认这门亲事。”李强的爱人陈京京委屈地说,“我俩3年前就领证了,可他工作太忙,至今也没办成婚礼。”

    仪仗队驻地离李强的老家只有3个小时路程,回家办个婚礼也就一两天时间。可就是这点时间,他也抽不出来。任务时间不确定,岗位极为特殊,他入伍15年总共休假不到40天,最长的一次仅4天。

    陈京京“抱怨”的不单是这一件事。去年6月,北京某国企领导得知她准备随军,主动向李强表示愿为她提供收入不菲的工作岗位。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李强谢绝了对方的好意,硬是劝说妻子打消了随军想法。

    “仪仗重于生命,事业高于青春。”李强把心紧紧凝聚在仪仗司礼任务上。31岁的他,因全天候、高强度、长时间训练,患上了颈椎变形、肩周炎、腰肌劳损、脚气等7种“职业病”。但他没有一丝怨言,每天总是乐呵呵地干工作、搞训练。

    李强常说:“当上执行队长,身体就是国家的!”他酷爱篮球、足球,曾是大队的绝对主力。当执行队长后,因担心意外受伤影响执行任务,一次也没有上过球场。他喜欢美食,但为了保持体重,每次吃饭都定时定量,从不敢敞开胃口。

    随着执行任务越来越多,李强在媒体上的曝光率逐年递增,许多国内知名企业慕名而来,高薪邀请他做形象代言,许诺的酬劳达200多万元,他均一一拒绝。

    牺牲家庭温情,舍弃个人爱好,李强对部属却是关爱备至。战士家庭情况一清二楚,谁的生日到了,他主动买蛋糕祝福;谁家中遇有困难,他第一个伸出援手;谁有个头痛脑热,他总是跑前忙后……

    下士戴青松患有牛皮癣,李强委托岳母找老家的一名老中医讨秘方。得知老中医不愿配合后,他不厌其烦地打电话请求,终于感动了对方,求来秘方,为小戴治好了病。

    带一茬战士,育一批人才。为激发官兵练兵热情,李强总结出“行动感召、真情感化、相互促进”等12种带兵方法,推行“三实、四严、六个一样”管理理念,所在中队连续7年荣立集体三等功。近5年来,中队先后有70人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9人提干或考上军校,退伍战士人人都找到了称心工作,有10人还考上公务员、62人成为企业骨干。

    李强的无私奉献,组织没有忘记,给予他充分的褒奖:荣立1次一等功、两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今年7月,他还被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


鲜花

握手

路过

敬礼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本站介绍|拥军网 ( 豫ICP备16003207号 )

GMT+8, 2025-5-3 07:18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