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金秋,人民大会堂,当一个身高一米七、面容黝黑的汉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时,台下6000多名观众报以热情的掌声和赞美。
连日来,神州大地从东向西、由南至北,从朝气蓬勃的高校莘莘学子到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干部,从军容严整的人民子弟兵到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职工……全国数以万计的干部群众聆听“雷锋传人”郭明义的故事,热议他的传奇。
人们从郭明义身上,不仅看到了雷锋精神,看到了时代的呼声,更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这样的人生最光荣
郭明义今年52岁。他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到大,特别是参军后,雷锋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那时,雷锋给战友洗衣服,他就给新来的战友做被子;雷锋捐款,他就捐款。他说,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人的一生总会做几件好事,但像郭明义这样倾尽所有奉献他人实属不易,这才是当今社会需要树立和崇尚的榜样和精神。”在新疆,2700多名各族干部群众聆听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纷纷发出感慨。
“他所做的,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好事。他代表着我们社会的道德力量和精神高度。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怎样走向快乐和幸福;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怎样建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怎样前进!”采访郭明义已好几个月的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王雪被他的忘我、无私奉献所感染,“千万不要以为,奉献会使郭明义贫穷。正相反,他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崔欢欢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两页半。“郭明义不仅是他女儿的人生教科书,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教科书!”她说,这样的人生最光荣。
从感动钢城到影响全国
郭明义16年来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给希望工程;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量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平日省吃俭用,却先后资助了180名贫困学生;给300多个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有人曾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郭明义的回答铿锵有力:“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湖南司法警官学院的瞿瑶听完报告会后,动情地说:“郭明义总是问自己还能奉献什么,永远想着能给别人什么。他让我深深感受到助人使人快乐,奉献让人幸福。”
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李卿君说:“作为一名军人,我被郭明义的事迹深深打动,我会认真学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这场报告会也一定会带动社会大家庭的每名成员学习郭明义那种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
“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的魏闯表示,听完报告,他对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郭明义的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都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我们不仅要成为这种精神的宣传者,更要成为践行者,立足自己的岗位,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
时代呼唤更多的郭明义
辗转全国作报告,郭明义仍然惦记着矿山采场公路排水系统得赶紧修;今年爱心团队希望工程助学大会还没有召开;到北京,要去看看帮助的两名大学生,给他们送点生活费。
“90后”的南京邮电大学学生杨承久说:“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我很难相信如今还有这样的活雷锋。我觉得自己也应该为社会多做一点事,以后每年两次的献血活动我都要积极参加。”
“作为一名军人、一名普通的工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郭明义是这个时代的‘新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广东省军区战士林子鸣说,“郭明义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很多不平凡的事迹,都跟一个宗旨有关,就是‘为人民服务’,而这也是军人的宗旨。我身穿一身军装,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的郭明义,我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郭明义引发的群体效应证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雷锋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依然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人,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在互联网上,一位网友留言:“所以,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郭明义,需要更多的、在各个岗位上的郭明义!”(据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