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间血脉相连的骨肉深情,孕育了多如繁星的优秀文艺作品,感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与信念,并作为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富矿”,不断催生着文艺精品的问世。
本届晚会中的音诗画《母亲与士兵》,以创新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从众多拥军典型人物的事迹中,选取了3位“兵妈妈”倾情关爱子弟兵的真实故事,以气贯长虹的大情大爱和催人泪下的母子深情,讴歌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军队和人民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生死与共的鱼水情谊。作品以极富说服力、感染力的内容和语言,生动表达了党领导下的军队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时代风采,同时也响亮地回答了关于当代军民关系现状与走向的时代命题。
“人类的语言有成百上千种,有一个词发音最相近,那就是‘妈妈’。”作品从一开始,就为我们定下了真挚与炽烈的情感基调。作品标题《母亲与士兵》,是作品的创作角度,也是军民关系本质的体现。因为,“母亲”这一亲切的称谓,在一代代士兵心中,既象征着祖国和人民,更是可感可触、可亲可敬,生活在他们身边,给予他们实实在在关心呵护的年长女性。
作品选取了“兵妈妈”们爱兵的3件事——送考取军校的士兵出发,迎接被风雪拦住归途的巡逻兵返回,以及为患白血病的士兵寻找骨髓配型。作者对这3件看似并不大的事情进行了深入开掘,从“兵妈妈”润物无声的关心体贴对士兵心理与人格成长的强大作用,到“兵妈妈”拥军爱国的情怀对士兵们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力量,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内涵。故事情节在纯朴而壮美的诗句中推进,观众的情感波澜随之一浪高于一浪。作品结尾处,“人民把最深的爱给了穿军装的儿女,我们纵然是千万次赴汤蹈火也无法报答。士兵的生命和光荣永远永远属于你呀,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我亲爱的妈妈”这大气磅礴、激情澎湃的诗句,将情感推至最高潮,使人在崇高的审美氛围中,受到深刻的精神洗礼与强烈的情感震撼。
在《母亲与士兵》中,独具匠心的呈现方式成为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由100多名年轻士兵组成的“兵阵”,以坚定眼神和英武身姿,以“大写意”般“军营原生态”的凝重与粗犷,将与这个作品的深刻内涵与浓烈情感相称的阵容与气势,摆开在人民大会堂宏阔的舞台。第一句话尚未出口,便已经令人产生了感受“行为艺术”般的效果,形成了士兵是作品主体,士兵们有重要内心情感将要倾诉的强烈意念。随着主诵演员充满深情的表演和3个故事的逐一展开,“兵阵”变换着造型,与故事的情境、灯光、视频融为一体。精心设计却又不露痕迹的纯本色表演,令人激动而振奋。让人感觉一个以钢铁般信念凝聚在一起、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流血牺牲的英雄集体,原来与自己的内心是那么接近。而在作品情节的高潮,当那声充满着热爱、依赖与向往的“妈妈”,从这100多个沸腾着青春热血的胸膛中迸发,立时如同重磅炸弹,摧毁了舞台与观众席之间一切的隔离与屏障,引爆了观众内心深处最圣洁也最浓烈的情感。
作品在叙述上采取的演员朗诵同时担任故事主人公的换位表演方式,脱离了传统诗朗诵只有主诵表演的陈旧,又避开了以往使用过的戏剧片段的呈现方式,产生了新颖的艺术效果。主诵演员的全身心表演,以及紧随其后的女声独唱与女声小合唱《兵妈妈》的深情演唱,尤其是3位“兵妈妈”的原型登上舞台,将观众的感动一次次升华,理念与情感、艺术与真实,得以高度完美的融合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