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网

 

 

搜索
拥军网 首页 拥军之窗 国防教育 查看内容

“天宫一号”技术状态测试正常 上天意味着什么?

收藏 分享 2011-9-26 09:00| 发布者: 洛城飘雪| 查看数: 6102| 评论数: 0

摘要: “天宫一号”上天意味着什么?国际空间站大盘点技术状态测试正常 具备发射条件 中国军网北京9月26日电 解放军报酒泉9月25日电记者张晓祺、特约记者俞嘉报道:今天下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 ...
   太空高尔夫轻松创纪录

    1971年,在阿波罗14号任务期间,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就曾在月球打过高尔夫球。他是美宇航局培养的美国第一批宇航员(共七人)。谢泼德的第一杆没有成功,但在第二次尝试中击到了球。他当时向地面任务控制中心报告称,他击出的球飞了“很远、很远”。

    35年以后,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秋林在一次太空表演中,将一个高尔夫球从国际空间站击出。身着笨重的宇航服,秋林无法用双手并拢握球杆。出于安全考虑,这次使用的高尔夫球重约3克,平时在地面上使用的高尔夫球则重约45克。高尔夫球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放在球座上,而是用金属丝网包住,以避免球在失重状态下自行飘移。同时,秋林把一只脚固定在架子上。随着秋林太空一击,高尔夫球将穿越太空,最终进入地球大气层,在与大气的剧烈摩擦中燃尽。就此计算,这一杆把球打出何止千里。

    在太空举办运动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别出心裁,创造出他们自己的零重力运动。比如,零重力跳水(其实就是漂浮在原地不停地翻筋斗);或者像健身球一样抛出大水袋,接着跳到上面看一看能在失重状态下飘移多远。宇航员还举行太空接力赛,从国际空间站一端跑到另一端,在不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尝试能飘多远。

    一天过上15次新年

    当2000年12月31日午夜时分一过,世人便正式挥别20世纪,迎接新世纪的来临。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倒数计时的跨年体验,仅此一次。不过,远在国际空间站(ISS)的3名美国与俄罗斯宇航员,却得以穿越时空,在新年到来前夕当天,要进行多达15次的倒数跨年。

    俄罗斯太空总署署长柯波德夫介绍说,由于ISS会在24小时内横跨地球的国际日期变更线达16次之多,因此理论上站上的宇航员可进行15次跨世纪倒数,而且还会有14次从21世纪再跨回20世纪的特殊体验。

    1900万美元买厕所尿液转化为饮用水

    2007年7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斥资1900万美元为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购置一套俄罗斯制厕所系统。此前,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要上厕所都要到俄罗斯那边去上。这个厕所的造价听上去有点贵,但综合考虑,这比自己造一个厕所便宜多了。

    除了价格贵,还有什么让这个厕所显得特别呢?从图上可以看到,厕所配备绑腿固定套,以帮助航天员固定位置。该系统采用复杂的方式将排泄物汇集到一块,然后排放到化粪池,它采用了三个过滤步骤净化液体,使所有污水进入并转化为纯净饮用水。这套新厕所设备的优势是将宇航员的尿转化成饮用水,不再像之前的厕所系统那样把小便向宇宙空间排放。这个装置每年将会节约用水7吨。看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开始学会省钱了,不过这个厕所还真是不便宜。

    这套新厕所设施已于2008年正式交付空间站使用。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大小便,是一个比较麻烦、复杂的事情。尤其是较长期轨道飞行时,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要设计出一套复杂的能除臭、供水、易于消毒的收集方式。其中,抽水马桶最为复杂,如果设计不好,大小便因微重力会从马桶中飘出来,那就成为一场灾难。

    宇航员上厕所是个“技术活”。首先坐在一个台子上,垂下的双脚分别踏在两个长条钢制踏板上,并且还要把脚穿入踏板上的固定套,类似骑马时把脚伸入马镫。然后双手握住马桶两边扶手,最要紧的是屁股须与马桶边缘贴紧,使马桶内部与外边隔绝,内部完全密封,形成一个“抽气马桶”。小便则用一个特制漏斗收集。 X097

    13厘米长垃圾来袭

    2009年3月国际空间站遭受太空垃圾威胁,站内3名宇航员不得不按指令在逃生舱中短暂躲避。太空垃圾专家马克·马特尼说这块垃圾大约长13厘米。

    即使是很小的碎片也能给国际空间站造成重创,会使空间站失压。国际空间站有一套“避撞”程序,当这一程序监测到有太空飞行物接近空间站并有可能发生碰撞时,就会指示空间站启动发动机改变运行位置,躲避碰撞。

    在空间站遭撞后失压情况下,宇航员需要关闭空间站和逃生舱之间的舱门,以便在需要时使逃生舱和空间站迅速脱离,3名宇航员当时已做好关闭舱门准备。宇航员在飞船中躲了大约10分钟后,警报解除。他们从飞船窗户向外望。当然,什么都没看见。

    太空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卫星及探测器、运载火箭末级的碎片和宇航员意外丢失的物品等。专家估计,尺寸在1厘米到10厘米间的太空垃圾大约有30万个,而尺寸更小的太空垃圾则不可胜数。国际空间站为防止发生碰撞,曾8次采取躲避措施。

    数字解读

    1000亿

    将国际空间站完全建成要耗费100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也将因此成为世界上花钱最多的单一工程。

    81.6万

    现在空间站的重量是81.6万磅(约37.01万公斤)。组装完成后,该站在地球上的重量将达到大约92.5万磅(41.96万公斤),相当于330多辆汽车的总重量。

    220

    国际空间站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220英里(250公里)。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地球上用裸眼就可以看到空间站。

    147

    迄今为止为建设和维修空间站进行的太空行走次数。

    90

    国际空间站以每秒4.8英里(7.7公里)的速度绕地球一周需要90分钟。

    14

    国际空间站上的循环系统每天需要处理的机组成员排出的气体量是14磅(6.4公斤)。

    13

    空间站上的房间数,其中包括用来从轨道上观看地球的有7个窗口的小瞭望室。

    6

    任务期间,一名宇航员一般会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时间是6个月。6还是目前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的总人数。

    5

    最近用来把补给送上空间站或者按计划以后要进行这项工作的无人飞船数量。目前的飞船包括俄罗斯的“进步”号、欧洲航天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和日本的“希望”号货运飞船。美国宇航局还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合作,将利用它的“龙”飞船运送货物,并与弗吉尼亚的美国轨道科技公司合作,打算利用它的“天鹅座”飞船进行同样的工作。这些私人飞船预计将于明年进行试飞。

    4

    3到6个月需要给空间站的一名宇航员提供的食物是4吨。空间站成员爱吃的食物有鸡尾冷虾、玉米饼、烤牛肉、早餐香肠、辣味鸡肉卷、蔬菜饼、通心面和奶酪、糖衣巧克力及脆皮蓝草莓馅饼。柠檬汽水是他们最喜欢的饮料。

    1.5

    空间站提供给每位成员的使他们不用穿太空服就能工作的加压空间是1.5立方米(相当于波音747提供给每位乘客的空间)。

    即使飞行数百万公里,还是无法逃避生命存活的客观需求。当宇航员在地球表面数百公里之上的轨道上时,他们依然需要吃饭、睡觉以及上厕所。在空间站上做饭,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烹饪,最多是加热或用水泡。

    太空

    大餐

    餐桌

    空间站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厨房,但是有一张餐桌。桌子上有皮带和尼龙搭扣,这样盛食物的容器、勺、餐巾纸等都可以固定在上面。固定在服务舱的这张桌子实际上是国际空间站的社交中心——休息时的聊天场所。桌子四周没有椅子,地板上有一对可以固定脚的装置,这样宇航员们就餐时不会到处乱飞。

    餐具

    可以使用的唯一餐具就是勺子,叉子和餐刀在这里毫无用处。所有的食物都要放入一个容器中,再放入一些调料,它们自然会粘到勺子上,这样吃的食物不至于飞得到处都是。这种调料黏附力量不大,所以飘浮着吃饭时,脚步必须移动得慢一些,不然食物会从勺中飞到墙上。

    饮料

    饮料都是脱水的、放在袋中的,有各种的果汁、茶、咖啡和牛奶。俄罗斯的饮料袋是透明的塑料袋,有一个可以往里加水的单向阀门,塑料袋的另一边有麦秆。喝的时候只需将塑料袋的一边用剪子剪开,打开加水阀,将塑料袋接到水龙头上,搅拌好,然后用剪子将另一头的麦秆剪开,就可以饮用了。

    调料

    调料有辣的、甜的、酸的,大部分是装在可挤压的瓶中或包装袋里。将调料挤出来是件很有趣的事,可以用各种拍打的方法,也可以抓住瓶子的底部,将瓶口远离你,然后使自己的身体像陀螺一样自旋起来,离心力将调料向外甩,在旋转的同时你可以将调料挤出去。

    食物

    俄罗斯供应的食物很多是罐装的,有加了蔬菜的羔羊肉,掺有大麦的牛肉(像一种夹肉面包),鲟鱼和鸡肉饭。还有很多其他的脱水食物,像特沃劳格(一种俄罗斯乡村的坚果干酪甜点)、蔬菜、意大利通心面、西红柿、油炸米饭、小虾等等。你所要做的就是往袋中加水,等上几分钟,再将勺子插进袋子里吃这些食物。在脱水食品复水时,要确信这些汤料和水已经完全融合,你需要将包装袋前后晃动,或抓住包装袋,上下拍打,利用离心力将水挤到袋子中。所以当你看到一名宇航员抓住一个食品袋并且上下挥舞,这不是他为午餐而兴奋(也许有这种可能),只是为了将食物和水混在一起。

    大多数美国太空食品是装在密封袋中的,它们与罐装食品很像,但却不是罐头,另外还有装在密封袋中的坚果、干果、面包等等。这些食物可以很滑稽地漂浮在空中,宇航员就像条金鱼似的在空中游来游去吞食它们。


鲜花

握手

路过

敬礼

本站介绍|拥军网 ( 豫ICP备16003207号 )

GMT+8, 2024-5-17 09:54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